“探索者号”与“豪华”二字无关,当然,我也从未追求过豪华。可它的体积相对于此前我乘坐过的“海洋新星号”及“谢尔盖·瓦维洛夫院士号”探险船而言,的确小了不少。矮小的船舱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圆玻璃窗,里层还有一个可以开关的铸铁窗;铁窗不关闭时,我能从玻璃窗看到外面的景象。
当其他旅客陆续登船时,我已对“探索者号”内部机构和公共设施有了一些了解。坐在酒吧沙发上喝着饮料,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两个似曾相识的东方面孔,原来这两位港籍女士是在乌斯怀亚和我聊过之后决定去南极,这真是此次旅行中的一个惊喜。回到舱室,两位外国室友也很友好,我们在之后的几天里相处得非常愉快。报到、交护照、欢迎酒会、安全教育以及紧急警报演练,我对这些例行的事项十分熟悉。谁都无法预料当警报演练的内容成为现实的那一刻,每一位旅客或者经常出海的船员,还能否像现在这样带着轻松愉悦的表情,兴奋地交谈。
途中 与海岛企鹅共舞狂欢
LC-130大力神飞机在阿蒙森 – 斯科特南极站
在风平浪静的南大西洋航行,看着成群的海鸟翱翔在海天交汇处,我一边忙着拍摄沿途风光,一边也偷闲享受海上难得的惬意。
福克兰群岛据说由700多个岛屿组成,首府斯坦利岛上的人大多是当地居民,他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各自的事,并没有刻意停下来打量我们这群外国游客。岛上海风阵阵,却不会扬起一丝尘土。Saunders岛上居住着成片的黑眉信天翁,近距离拍摄时发现它们的“眉毛”就像细细的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效果;信天翁能借助风力进行高速飞行,我常见到它们在山崖边盘旋捕食。
以著名航海家名字命名的麦哲伦企鹅也是这片海岛陆地上的居民,它们一点也不把我们“当回事儿”,径自大摇大摆地“散步”、“梳洗”,或者干脆就肚皮朝上打盹儿、晒太阳。这样貌似和谐的生存环境其实处处暗藏杀机,只是我们这些事不关己的来客无法参与到它们的食物链中;当然,我也不太想亲眼见证这一场场血腥无比的厮打画面。
惊醒 遭遇浮冰死亡之吻
2007年11月22日,这是此次航行中最为晴朗的一天。成群的海鸟追随在我们的船尾,唱着不知名的歌。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明早一觉醒来,就可以登陆目的地——南极半岛。与南极渐渐靠近,空气中的寒冷分子的浓度似乎也逐渐增高,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其实我这时并不担心温度,穿上防寒服已经十分暖和,只希望到南极后,天空依然能像今天一样晴朗。
黄昏时分,终于在此次航行中看到了第一个海上落日。我以船头G.A.P红色旗帜作为前景,拍下了在这片海域上空,一颗红彤彤的“咸蛋黄”。海上的落日时间很晚,我拍完照片回到房里已经是晚上10点,正当我整理完照片,再和同舱室友闲聊几句,准备熄灯睡觉时,我突然听见了刺耳的“吱吱”声,这应该是船体和冰用力摩擦才会发出的声响。巨大的声音在颠簸的海浪上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这是我在之前的多次航行中从未听到过的。虽然我开始有了些不祥的预感,但依旧安慰自己:“即使是擦撞到了大一些的冰块,充其量也只是把床头的玻璃窗挤破。既然还有一层铁窗,最多也只是会溅进一些水来。”当然,我的这种担心并没有引来共鸣,同舱的两位室友深沉的睡眠状态就能说明一切,其中一位打着酣,仿佛在做一个美梦。
即使一切看起来跟前十天一样,但耳边的“吱吱”声一直没有停止。我不断地自我安慰,也因此早已没了睡意,各种关于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细节都砰砰地跳了出来,我很好奇我的记忆力为何如此惊人!这该死的摩擦声已经让我心情变得极度烦躁了。这时,“啪”的一声打断了持续的“吱吱”声,声音虽不大,但在夜里显得特别清晰;随后,传来了流水声,就像是一股比溪流还小的水量,仿佛是从卫生间传来,“或许只是冰下水流?”我自欺欺人地想。此时,一位室友大叫:“水!”我吓了一跳,迅速起身打开房灯,暗黑色的海水已经漫到了我们的床沿。
支持破冰船航行的船舶
警报 船舱进水紧急抢修
“噌”的一下,我抓起床上的笔记本电脑跳进了齐膝深的冰水里,床下的摄影包已经灌满了水,我知道相机已经完全牺牲掉;现在除了我自己以外,唯一要保护好的就是我的电脑,里面有此次行程的所有影像资料和笔记。
我全身上下就穿着一条短裤和T恤,来不及再去那件厚外套,抱着电脑就冲出了门外;此时,门外的水也已快没到小腿了。我冲着一个菲律宾籍船员大叫:“水! 进水了!”除了我们,还没有其他舱室里的旅客发现。一位女游客看到我慌乱的样子,马上过来接过我的电脑。看到已有船员进我们的舱室查看,我才感到自己的双腿变得麻木,几乎就要结冰了。我挣扎着快速冲回房间,拿起我的防寒衣裤,用最快的速度冲上楼梯。此时,刺耳的警报响起来,广播里开始通知大家穿上救生衣到楼上会议室集合。虽然套上了保暖衣,但赤脚走在地面上,让我还是忍不住浑身颤抖,因为现在除了寒冷,还有恐惧!
人们开始从各自房间跑出来,有个女孩因惊慌而抑制不住抽泣。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刚才帮我拿电脑的那位女乘客,她问我要不要把电脑拿给我,我说“不用”,因为电脑寄放在她二层的房间里,我当时认为这是绝对安全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十分愚蠢!
一位船员看到我光着脚,帮我找了双长筒雨靴穿上。我冲出舱室时没带出我的救生衣,另一位船员递给我一件,但因为太小穿不进去。正在我不知所措时,两位港籍女士中的一位走到我面前,毅然脱下自己的救生衣和我交换。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她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带给我莫可名状的感动。会议室里挤满了穿着救生衣的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船长向大家解释:事故原因已经查明,并不严重,正在抢修。大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好,请大家放心!另外,已告知附近的船舰做救援准备。也许是因为船长镇静的语气,旅客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大家欢呼和鼓掌,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好险,现在安全了!
弃船 零距离拥抱冰海巨浪
我那一直紧绷着的神经被周围人的欢笑声催眠,渐渐地松弛下来。此时我真的庆幸自己没有遭遇“泰坦尼克号”上的人们所处的绝境。虽然此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船体的倾斜,还能隐约听到水泵的声音,但我相信那是船长正带领船员们排水并积极处理船体损伤。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正当我们期待着“船已修好,继续前行”的好消息时,广播里传来船长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弃船!弃船!弃船!”这两个字在我脑海里回响了很多遍,一遍比一遍尖锐刺耳,一遍比一遍令人绝望。会议室顷刻安静下来,我只能听到自己急速的心跳。虽不愿想起,但眼前尽是泰坦尼克号在沉没前,人们慌乱哭喊的表情,抬眼环顾四周,不知道此时大家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有没有发出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尖叫?死一般的沉默中,旅客们开始有序随着船员地指挥,向救生艇走去。
此时正是南极的春季,夜里也能看清外面的一切。船舷两旁已经放下了平时高高吊起的救生艇,我们要乘坐它们逃生。菲律宾船员尝试发动救生艇失败后,我的心也跌到了谷底。救生艇失去动力,我们坐在上面只能在海面上漂流,在这个地球上气候最变幻无常的地方,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大约二十几位旅客在救生艇上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同时,也算是用行动相互安慰。救生艇下水后依旧贴着大船,坐在两侧的旅客此时成了船员,他们用船桨奋力地划着水,渐渐远离大船。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在南乔治亚岛看到的企鹅与毛海豹;毛海豹是在海中猎食企鹅的杀手,企鹅却不会因此而拒绝跳入海中觅食。此时我们乘坐在救生艇上不正如渺小的企鹅,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即将沉没的巨船。只要坚定信念且无所畏惧,绝处可以逢生。大约2:50分,一轮红日从天边升起,大家几乎同时将危机感暂停了几秒,发出由衷的赞叹,向象征着生命的旭日致敬。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南极的日出,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海里漂浮着,向我们袭来的每一个大浪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此时一位船员告诉大家:“救援船正在赶来,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两小时后我们就能得救;不过,这又是个坏消息,它意味着我们将在寒冷的汪洋中继续漂流两个小时。失去了温暖的船舱,海面上的温度冷得让人咂舌,最简单的说明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落水,便是死亡。
重生 用另一种方式登陆南极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船上也许只有我一个人能够体会其中的境界。经过在“探索者号”和救生艇上感受到的恐惧、希望、绝望、新的希望,我的心脏似乎渐渐坚韧起来。每一次,不管什么样的海浪击打到船头,迫使海水从正面扑来,刺骨的寒意几乎要割破我的皮肤,我只能认为这一切都是为重生而设的洗礼,仿佛在海上,人会突然很依靠信仰。没多久,我听到了远处的飞机引擎声,感谢上帝!营救识别的目标是我们那艘渐渐倾斜的“探索者号”,我们的救生艇既要和它保持一定距离,又不能离开太远。已经无法计算从听到声音到现在又过了多久,当一点微光出现在上千米远的地方时,我知道搜救船到了!仿佛又是一个世纪的时间,我终于看清了搜救船的轮廓,它居然环绕着光环。
所有人登上挪威搜救船的时间是2007年11月23日上午7点50分。无法想象,我们在南极的冰海中漂了整整五个小时!这18000秒间,每一次心脏的跳动都让我在生与死之间衡量过无数次,也让我祷告了无数次。庆幸的是,“探索者号”上的154人全部获救,有哭泣的,有欢呼的,有鼓掌的,当然也有沉默的,声音爆发式的充斥了整艘船。当挪威船载着我们离开营救地点时,我站在甲板上,远处的“探险者号”已经倾斜将近45度,我的相机和电脑也跟着它一起沉没到南极的海底,或许百年千年后,有另外一批人把它们作为古董挖掘出来,再写成一个故事。
获救后,我在智利科考站前的风雪中拍了一张纪念照,纪念我竟有幸以这样一种方式登陆南极。我曾想,是否还要去挑战一次南极冰海?或许我害怕了;但去年,我第七次站在了这片大陆上。(图/张子 龙行七大洲 文/风袭叶沉)
南极旅游攻略
从哪里出发
基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等条件,绝大多数“南极旅游”都从阿根廷南部的乌斯怀亚出发,它位于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上。
购买船票
可在游船公司网站上购买,也可找组织南极游的旅行社预订船票;或是到乌斯怀亚后再买船票,这儿最有可能拿到优惠价。
旅游时间
每年11月到来年2月是南极的“夏季”,也是南极旅游的季节,可以在各个旅行社推出的行程中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线路。
装备物资
携带保暖、防风性和防水性较好的衣服、帽子、手套;再备些“暖宝”贴在鞋里会更有帮助;晕船药和墨镜也是必要装备。
签证
去南极不需签证,因中国暂没开通直达南极的航班,所以你需提前办理经某国到南极的签证,如阿根廷、澳洲或新西兰签证。
费用
国内各个旅行社几乎都推出了南极旅游产品,可选择的机会很多,但价格似乎逐年攀升,如果已经做好准备,尽快启程吧。
最后,请去南极旅游的朋友们爱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