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m1a7 go.huanqiu.comarticle明长陵/e3pmh1tuv/e3pmh1ufv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营建崇祯朱由检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第27届大会通过,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十三陵之首陵—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用料最考究的陵寝。陵内用于祭祀的陵恩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楠木殿之一,陵恩殿建筑在汉白玉雕刻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所有木件全部为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径,十二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2300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殿内陈列着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文物数百件。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做工精湛考究,形象逼真,此造像是世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1565071320000责编:王怡婷环球网文旅频道15650713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806/14/04/20190806020452622.jpg{"email":"zhangxiaofang@huanqiu.com","name":"张晓芳"}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营建崇祯朱由检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第27届大会通过,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十三陵之首陵—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用料最考究的陵寝。陵内用于祭祀的陵恩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楠木殿之一,陵恩殿建筑在汉白玉雕刻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所有木件全部为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径,十二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2300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殿内陈列着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文物数百件。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做工精湛考究,形象逼真,此造像是世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