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近日, 德国的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获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所谓“包豪斯风格”实际上是人们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种称呼。其实,包豪斯更准确说是一种思潮。包豪斯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其本义是造平民化的房子。“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音译。1919 年,德国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创建了公立包豪斯学校。他别出心裁地将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调转成“Bauhaus”来作为校名,以突出学校将“艺术和手工艺融为一体”的独特教育风格。该校也被认为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山始祖”。
包豪斯建筑给城市增添现代气息
早在1996年,位于魏玛和德绍、建于包豪斯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学校校舍及建筑遗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一遗产又新添几处在第二任校长迈尔指导下的建筑遗址。德国包豪斯学校将于2019年迎来建校 100 周年诞辰。
在德国图林根州的魏玛,《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城里到处都是古典风格的房屋。独树一帜的包豪斯建筑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现代气息。当地包豪斯建筑中最杰出代表叫做“号角屋”。它是学校1923 年举办的第一场成果展的展品,也是学校首个测试性样板房。这座房屋外墙呈白色,有个屋顶平台。屋里呈现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和工业材料,如煤渣砖砌成的墙壁,保温材料等。不过,当时包豪斯前卫风格与时代格格不入,当时市民更喜欢传统建筑。1924年纳粹进入图林根州议会后,学校决定搬家。
游客可体验包豪斯作品
1925 年,包豪斯学校搬迁到了新兴的工业区——德绍。格罗皮乌斯和师生们着手兴建极为现代化的新校区。德绍包豪斯学校最为著名的建筑,是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包豪斯校舍。从远处看,校舍如同一个漂浮在小城上空的透明立方体。从近处观察,这栋非对称建筑的各个部分又遥相呼应,玻璃和钢材构成的窗格层次分明,形成了一种未来主义风格(如图)。许多建筑设计师认为,“这栋建筑是展现包豪斯学派全球视野的巅峰之作。”
对于那些想要体验包豪斯作品的游客,可以入住工作室大楼的旅馆。这里曾经是一些年轻艺术大师和学生的宿舍,每晚只要花费 50 欧元左右。房间内每一件家具都是包豪斯设计。美国著名记者汤姆·沃尔夫在他的《从包豪斯到我们的家》一书中曾表示,早期的包豪斯学校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一所学校”。“他们用自己激进的方式理解艺术,形成了一个可以与伊壁鸠鲁花园比肩的哲学中心。”
纳粹迫害反让包豪斯走向世界
1928 年,格罗皮乌斯从公立包豪斯学校辞职。激进的实用主义者迈尔接替他的位置,并对学校进行了重组和整顿,包豪斯学校成了一个成熟的设计学院。纳粹控制德绍市议会后,包豪斯学校于1932年搬到了柏林,后来学校被纳粹彻底关停。虽然学校在柏林只存在不到一年,但这座城市充满了包豪斯的痕迹。尤其是施普雷河边上的柏林包豪斯档案馆,珍藏着世界上最全的包豪斯学校历史及其各个创作领域的作品。
包豪斯学校被关闭之后,纳粹疯狂地迫害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人离开德国反而将包豪斯风格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不仅接纳了最多的包豪斯大师,还建起类似的学校。以色列也有不少包豪斯风格建筑,尤其以特拉维夫的“白城”最有名。瑞典宜家的设计精髓也被认为源于包豪斯。而当下各国许多著名建筑、顶级豪宅、产品设计等也常常体现包豪斯风格。梁思成1948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授课时,就采用从美国带回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使包豪斯在中国开始传播。目前中国最成功的包豪斯风格作品是北京的798。
除了魏玛等地,在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城市都有包豪斯的足迹。德国人说,包豪斯风格体现出的实用、理性等特点也体现了一种“德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