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与中国女人的几点区别
有句老话,说这世上最享受的事,是住英国房子,用中国厨师,娶日本女人,拿美国工资(与此相对,最要命的事,是住日本房子,用英国厨师,娶美国女人,拿中国工资)。有篇知名作家义愤填膺控诉日本是劣等民族的文章里,竟在结尾笔锋一转:“他们可庆幸的是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女人,这些温和的女人守护了这个民族。”原来他骂日本只骂男人,日本女人还是大大的好的,一低头的温柔,让这个民族好好地存活了下来。
日本女人是男人们的梦想,温柔贤慧,含蓄可人,是做好妻子的人选。而有趣的是,色情影片相片,据说日本代表了亚洲水平,日本AV在世界色情片里有一拼,说明日本AV女演员形象也是男人们喜爱的,那当然不是选来做妻子。
无论如何,让男人感兴趣的女人,也是要让女人暗中琢磨一番的。有时候看到些议论日本女人的文章,不论褒与贬,都是到位的少。我自己在几年前写过几十篇“中国女人看日本女人”,前日又见一篇以偏概全的日本女人观文章,感觉上若让不明就里的人读了,非以为多数日本女人不幸地处于水深火热中不可。于是不禁要跳将出来,聒噪几句。
简单一些,将日本女人与中国女人比较,找出最大的区别处是:
一,日本女人认为做女人很好,充分感受身为女人的喜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中国女人说,来世再不做女人了,这念头在日本女人中极少。比如,一个日本少女迎来初潮时是充满喜悦的,不少家庭甚至会蒸红豆饭以庆祝少女的成长,这与中国少女所受的做女人很麻烦的熏陶实在是天渊之别。还有,我去看望过一位刚生产的日本女友,她的母亲也正好来了。女友说,昨天看到婴儿出来,我差点激动得哭了呢。母亲说,是呀,这是只有做女人才能体验的喜悦幸福啊。一个普通场景里,她们对身为女人的喜悦不言自明。
其二,日本女人比中国女人有忍耐力。我见过不少看似柔弱如水,而实际耐力极强的女人。她们掌握着外柔内刚的技巧,那甚至不用学习,是印在了遗传基因里的。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产房,日本女人是不叫痛的。
其三,日本女人较之中国女人,对于性爱持开放态度。她们没有受礼教管束的后遗症,虽以议论性爱为羞,但不达耻,是比较原始的,人性的。正经与风情的界限模糊,可以戏称为披着纯情外衣的女郎。这风情不是中国新新人类所摆出的纵欲姿态,是自然地享受,没心没肺的。所以,一百名女大学生在看到“贞操”一词时,只有两名答出了词意。
其四,她们婚前婚后反差巨大。从初长成到结婚,是骄矜的阶段,多数经济宽裕,任性游玩,包括体验男人。婚后基本都具贤慧品质,甘于琐碎,是过日子的好手。书店里女性杂志、时装类多为青年女子设,已婚女性的杂志封页多有如何节约伙食费或者光热费的字眼。这种反差比中国女人的婚姻前后来得猛烈。中国女人喜做男人的娇妻,日本女人兼任男人的母亲。一日,我亲耳听见几位日本太太谈论丈夫,其中一位说,他早上自己知道吃了简单的早饭走,余者赞叹:好能干懂事的丈夫哦。双方语气都如说孩童。所以日本男人中有恋母情结者众,是自小被贤慧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婚后的妻子于是以能充任妻子兼母亲职为己任,若能再兼情人,自是个中高手,不过这种情形不多。
又有一句老话,说女人最好是在家是主妇,在外是贵妇,在睡房是荡妇。这三妇之说,日本女人中合格者定比其它国家的多。如果我是男人,我就会希望娶日本女人,也就是说,日本女人的种种好处,是针对于男权社会的。日本女人的好,暂时还不会变化,一个成熟的社会的变迁是缓慢的。在她们的女权意识觉醒以前,男人们还有大段时光可以憧憬日本女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前阵子,一个日本女孩给我来信,说我以前说的日本女人缺少贞操观的说法让她不快,要与我讨论。她说,“你知道现在的日本年轻女孩为何这样任性,贪图享乐,像你说的不知羞耻吗?因为日本女人一直被男人欺负惯了,我们的所谓堕落是一种反抗。”她的话代表了部分年轻女郎,看着祖母,母亲隐忍的一生而要创新的想法。
但是我知道她结婚后也会是贤慧女人,这看看她的母亲便知道。罗马不是一天修成的,日本女人的贤良,也不是隔一代就突然失传的,并且,环境也不允许她们思变。虽然,很有可能,如果有人组织了游行示威要男女平等,将有许多日本女性,包括家庭主妇会以“闹女权革命了,同去同去”的心情结伴出门,不过基本上要赶着在丈夫回家以前告诉游行队伍,要去买菜烧饭。忘了说,这亦是日本女人的特点,追随大流,人云亦云,但心里也不是没有主意的。喜欢与周围人一样,平和地,安全地,在小范围里安详地操持人生,有一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韩国女人 纯粹的有力量的女性温柔
看韩剧,你会觉得韩女个个温柔可人,可是她们一点也不软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原来温柔并不一定愚忠传统,反而可以很时尚,很有现代感。按理说,中国女人不缺温柔,但是与韩国女人相比,我们的温柔就仿佛缺了点什么,不够有味?不够精美?不够优雅?还是不够有力量?
随着“她时代”的到来,国产女性自强自立了许多,但是有些人走极端了,她们以为诸如像男人那样站着小便就是挑战自我,然后粗暴抛弃过去所有的温柔主张与现在流行的“软力量”。从那些走中性路线的“超级女声”的大面积获胜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女界对温柔的简单的、情绪化的颠覆,已经到了让男人痛心疾首的地步了。更糟糕的是,即使大部分人还坚持过去女性的温柔本色,但是没有像韩女那样在工商社会的大背景下,为东方温柔注入现代气息与时尚元素。那么,两国女性的温柔,我们不妨来个大比照,看看我们到底输在哪里。
1、强者的温柔:过去,中国女人的温柔,多是弱势的处世方式,是胆小、弱小的同义词,是无奈,是别无选择,是无能为力,甚至是病态的缴械投降。韩女的温柔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好”,《大长今》里女主角就是这样的女人,不屈向上,坚强积极,感染身边很多人。这是她生命的底色,然后再浇上温柔,一种好看不好欺的温柔,充满阳光的香。
现代韩女,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但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家庭妇女,大多言辞婉转,注重礼仪,因为他们内心很强大、自信,所以驾驭女性的温柔时,就显得得心应手、毫不压抑。温柔不等于软弱,职场上,处事圆通的“韩女”们一点也不输于剑拔弩张的女强人,这个意义上,韩女,是完全符合东方传统审美观的女人:美丽而不轻浮、能干而不张扬。内心强大后,再强调温柔,这样的温柔才是真正的“美好”而非“讨好”。
2、修养的温柔:温柔应该成为一种修养,而国女的温柔有些“糙”,是本能,是集体无意识,而不是学习来的。所以,这种温柔不够精致与优雅。有修养的温柔,很有可读性。曾有个韩国的朋友,他说曾在北京街上看见一个非常温柔的美丽女子,当他主动找她问路时,那女子非常不礼貌地随便打发,粗鲁、不耐烦,然后再忙不叠地随地吐口痰,这位韩国朋友领教这一幕后,他说:“我赶紧跑啊!”
国女也在追赶漂亮,却少了一分婉约情致,一种修炼来的温柔气韵。在这个越来越中性的世界,当女人们开始像男人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韩女”正以最纯粹的女性状态,轻风一样吹过人们的心底。韩女很有礼貌、注重礼仪,通过生活里的种种舒服的言行,来达成自己的温柔作风,是的,这种温柔贯穿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举首投足都有着礼仪的规范,换句话说,温柔只是一种女性特征,目的是与国际的礼仪规则合流,这样,才是一个现代女子的美丽。而这正是国女所缺的文明礼仪风范,温柔是女性的,也是文明的。
3、性感的温柔:中国女人,本能地害怕性感,其实温柔也可以演绎成一种性感,一种置男人全身发酥的温暖武器。可是国女只笼统地被要求“温柔贤惠”,结果一古脑儿都去“贤惠”了,但就是不得温柔要领,忘记发嗲撒娇,以为温柔就是牺牲,就是吃苦,至多拼个“清纯”,而不懂怎么从爱情的角度去把握男人,而“贤惠”更多的只是唤醒男人的亲情需求,而爱情的色彩就显弱了。韩女的温柔,就非常有“可读性”,抓住女性的特质,也抓住男人的心,温柔像利器,不动“声色”中,让男人领略到你的风情,然后缴械就范。
所以一般过穷日子时,可以做到不显山露水、做小媳妇,走小碎步,好象极其听话温柔贤惠。如果过上好日子一旦放弃了勤劳,婉约,就可能变得嚣张、张扬,这样,曾经所谓的“温柔贤惠”就面临严峻考验,贤惠没有了,温柔也同洗澡水一样被倒掉。温柔,是一种女人味,是性感,让男人舒服也给自己舒服。
4、知性的温柔:知性温柔,是一种选择,一种视野开阔后的个性选择,对比之后,对温柔性情的欣赏而爱上了温柔,而不是别人要她怎么委曲求全,怎么扭曲本性。知性的温柔,淡如菊,清新清逸,还带着优雅。这样的温柔,是一种心灵的芬芳,是善解人意,是温暖的,这样的温柔是可以交流的,是灵动的。
也就说,韩女的温柔,其“文化含量”更高,是种由内而外的美丽散发,而不是外界要求约束使然。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也无时无刻都在要求女性要温柔,但是,从来没有细化深化到把它变成一种女性内心的需求,所以,一旦有了“文化知识”,有人就决定不温柔了,觉得那是小脚女人的旧面具,而不知道温柔是女性本身的美丽;而韩女越是有文化,越知道怎么让自己的温柔更具丰富内涵。在国女里,那些坚持温柔的似乎就是那些落后的“民女”,不屑温柔的就成了先进的社会精英。
那么该怎么打造、改善我们传统的温柔呢?
眼神 :清澈明亮,但是一瞥之间仿佛千言万语,这需要有颗纯净快乐的赤子之心来支持。金喜善之所以被成龙推崇,就在于她的眼神,温柔如水,但是曼妙,带电。
声音 :娇而不腻,柔而不媚,在韩剧里,经常听到一声拖得长长的“欧巴”(哥哥),叫出了多少“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用声音经营温柔,可以让浮躁的心回归安静,这才是温柔的力量所在。
容颜 :更确切说,是化妆神情。去芜存精,美上加美。光彩照人,永远都在最完美的表情里。韩女认为,对自己容貌的重视,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不重视就等于没有礼貌。而对容颜的关照,最基本的便是对表情的修饰,而最基本的表情美化,是学会不同的微笑。
仪态:“韩女”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力求完美,终至无懈可击。以喝酒为例:扭头45度,举杯,手腕轻转,另外一手掩口,饮尽,腼腆一笑。所以,要多学一些现代礼仪,让自己从容有度;至于“态”字的经营,在于“圆润”。韩国人喜欢丰满一点的,这样的温柔,会更丰饶、有味,而不肤浅。太瘦,容易让人联想到尖刻。
韩女的“温柔入侵”是“润物细无声”的,韩女对东方女人纯粹形象的坚持,使女人味成了一种精神,一种现代的“软力量”。不过,这种“坚持”,是在时尚外表下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同时又有时代特色的发挥、西方文化的吸收,这样的兼收并蓄,使得韩女的温柔魅力,变得美妙绝伦。
越南惊艳 看不够温柔妩媚的西贡女子
过去,在书中看到美国人称越南为“东方美女之国”,我有些不解:那个热烘烘的地方除了能养育出黑不溜秋的人外,还能出什么靓女呢?要知道“一白遮三丑”啊。
一下飞机,我看到近乎荒凉的胡志明市(旧称西贡)机场,不由得心情悲凉。这时,一位身着天蓝色民族服装的地勤小姐出现在我们面前,我的眼前为之一亮:炎炎烈日下,小姐面带微笑,眼睛明亮、含蓄、温情。她的蓝衣衫(人们后来告诉我,那是越南的“国服”,叫“AODAI”)随风飘荡,我觉得自己像见到了林黛玉。
我们的“的士”行驶在马路上。我注意到骑摩托车的人不戴头盔,可女孩子们全都蒙着脸,“面纱”是一块手帕大小的绣花三角面巾,手上的手套长至上臂,气温足有四十一二摄氏度,却没人穿短裤或裙子,清一色全是牛仔衣裤或“AODAI”,时尚的墨镜后,一张张很酷的脸,充满了神秘感。朋友告诉我:白天阳光辐射很厉害,暴晒10分钟足可以使皮肤脱皮,爱美的姑娘们因此做足了保护措施。越南女子的神秘“面纱”一下子改变了我对她们的印象,引发了我探究越南女性美的好奇心。
住下一周后,我迫不及待地摆脱了越南朋友的“保护”,独自逛街“探秘”去了。
一路上,我发现,街上的女子身材虽不高大,只有一米五至一米六左右,但是苗条又不失浑圆,打个比方,放在水中,必是一条条“美人鱼”。由于保护功夫做得足,越南女子的皮肤大多很白皙,站在她们中间,我倒成了“黑人”。
这里大部分女子的眼睛很美,双眼皮,长长的睫毛,脉脉含情,温柔异常。我觉得街边那位兜售邮票的女子眼睛最美,为了多看两眼,我特意一连几天去那里买邮票,虽语言不通,虽是一位乡下妹子,但她透露出隐隐的羞涩,并不急于做成买卖的大方的气质,连女性也会被她深深吸引……
商业区内,经营欧式晚礼服和“AODAI”的商店特别多,正像人们说的“服装店多过米铺”。其中婚纱店内陈列的款式都很新,据说是欧洲最新款,有些我在广州时都没见过;而经营“AODAI”的多是老年妇女,她们都是富有经验的裁缝,穿着深颜色、剪裁合体的“AODAI”,和蔼可亲,脸上恰到好处的淡妆使她们显得高贵大方。很多店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往往是祖传的基业。店内陈列的样品色彩艳丽,配以精致的绣花,很有民族特色。见我不愿离开,她们让我也做一套,一问价钱,由于全是手工缝制,价格不便宜,虽然每套售价在300—1000元之间,却门庭若市,生意很好。
“AODAI”由上衣和裤子两面组成,上衣像中国的旗袍,长至膝盖,只是胸部勒紧,透明面料中透出丰满的胸部轮廓,两侧腰收紧,从腰部开叉,特意露出一段洁白的侧腰,引人注目;下身配一条白色或是同花色的裤子,裤脚足有喇叭裤的两倍宽。女孩子穿上它,娇小玲珑,苗条挺拔,娴静中透着不羁。越南女子自豪地展示着自身的女性美。
西贡妇女对“AODAI”情有独钟,在重要场合,穿上它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婚礼上,双方亲家母穿上它,互相媲美;大学课堂里,60余岁的讲师穿上它,庄重大方;教堂里,老中青三代妇女均穿它做礼拜;邮电局、大公司、大酒店内,“AODAI”是制服。平日,穿素静一点的;节日里,穿艳丽一点的。
越南女子手指上的红指甲流露出浓浓的女人味,穿“人字拖鞋”的脚更是充分修饰,脚趾甲上精心地涂着红的、粉的指甲油,很多人的脚趾甲有二三厘米长,直至向下卷着。脚也能如此显示娇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菜市场的一角,有20多名女孩排坐在矮凳上,为买菜而来的妇女们摆弄脚,起初我以为是擦鞋,后来才注意到那是在抹指甲油呢!甚至连中年搬运女工都会比一比谁的脚趾美,她们每周要花上七八千盾(约五六元人民币)去菜市场一角修饰脚趾甲。
她们的爱美还体现在对家中摆设的高要求中,虽然家具并不豪华,却摆放得井井有条,进屋必脱鞋。主妇们对擦地特别讲究,跪在地下,先用特制的硬刷子沾上洗洁精用力擦地,直到一尘不染,接着用湿布擦一遍,再用干布擦干,然后再一小块一小块地擦过去,擦完后的瓷砖地面如明镜照人。
家里的衣柜中,衣服也用衣架整齐地挂起(因一年长夏,都是夏装),家家必备熨斗,主妇们每天把衣服拿出熨平,以便一日换几套衣服时,不至于呈现皱纹(天气热,出汗多,一天洗几次澡是常事)。做家务到如此境界,让人们理解到何谓“贤妻良母”。难怪近年来,台湾和新加坡男子慕名前来求妻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