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西北,涪江上游,有一座美丽的小城,是知名风景区九寨、黄龙的门户,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月月有美景,季季皆如画。这里是绵阳市平武县。
11月18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这里,中国旅游报社记者沿着刚刚开通的九(九寨沟)绵(绵阳)高速探访了木座服务区、扒昔加古寨、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目睹了九绵高速带动平武沿线地区文旅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长245公里的九绵高速于今年9月29日全线通车,不仅大大缩短了“成都—绵阳—九寨沟”自驾游车程,还串联起九寨沟、白马藏族乡、平武报恩寺等30余处重点文旅资源,为沿途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位于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的木座服务区,记者看到服务区的建筑外观与场景布置都融入了白马藏族文化元素,通过白熊部落、数字文化长廊等场景,充分展现特色文旅资源,服务区的名优特产展销区则摆放着平武蜂蜜、高山菌菇等产品。“这个服务区很有特色,既满足了我们的休憩需求,还让我们了解了当地特色产品。”外地游客张晋说。
“服务区于去年底开通运营,日均接待约3000车次。”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林成介绍,九绵高速的全线贯通,为虎牙大峡谷、报恩寺、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带来了更多客流,木座服务区正是游客分流的重要节点。“前几天的秋假期间,车次猛增,服务区内游客爆满。”
从服务区继续向北,记者一行抵达白马藏族乡的扒昔加古寨。只见古寨依山而建,木屋、石基吊脚楼等传统建筑保存完好。寨内有不少游客在体验白马歌舞,深度感受白马藏族文化,蜂蜜酒、洋芋糍粑、腊肉香肠等特色美食也深受欢迎。古寨周边还分布着天母湖、胡家沟等自然景观。
九绵高速通车后,扒昔加古寨热度明显提升,成都至此的车程缩短至3个多小时,秋季彩林吸引了众多自驾游客,旺季单日接待量最高突破万人次。“以往扒昔加古寨的旅游旺季是夏季,以避暑游为主。随着九绵高速的开通,秋天成了这里的新旺季。”平武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月星说,下一步,扒昔加古寨将继续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过路客”变成“过夜客”。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4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这里拥有川西北保护最好的原始森林,有野生动植物近2000种,其中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0余种。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王朗片区设立了大熊猫探秘营地,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打造贴近自然的熊猫秘境探秘之旅。
王朗片区工作人员张名慧介绍:“随着九绵高速的开通,片区的客流量正不断增加。我们即将上新一条徒步探访线路,并打造亲子体验雪场,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一路丝滑的行程,让记者亲身感受了九绵高速的全线贯通给平武旅游带来的巨大动能。这条路让平武的民族文化、山水景观、生态资源更加便捷可达,推动大山深处的美景走进更多游客的视野,释放区域文旅发展新活力。记者了解到,高速开通后恰逢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数据显示,平武县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同比增长24%。(戚译升 本报记者 白 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