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后的北京香山公园,仍是一片秋意盎然,公园里到处都是“追秋”热情不减的市民游客。11月10日,为期24天的第37届“北京晚报·香山红叶节”正式落幕,红叶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5万人次。
近日,红叶节期间,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在香山公园看到,彩叶树下挤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游客,孩子们蹲在木栈道旁捡拾形状别致的落叶,老人们则在观景台凭栏远眺,没人愿意错过今年京城的最后一抹秋色。
由于今年气温变化较为平缓,香山公园彩叶整体变色时间略晚于往年。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香山公园全园彩叶树种已全部变色,综合落叶率约65%,黄栌落叶率约为50%。在老松林、静翠湖、碧云寺、香山寺等景区,黄栌、银杏等仍色彩鲜艳,而位于山谷地带的“梅谷”景区,因气温较低、湿度适宜,鸡爪槭、银杏等目前仍处于最佳观赏期,木栈道蜿蜒其间,景致幽静迷人。
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红叶节期间,香山公园每周更新推荐“赏红”点位,不少游客手持地图“按图索骥”,在推荐点位赏叶、学习植物知识。记者沿着静翠湖的步道前行,湖面倒映着岸边层叠的彩叶,微风拂过,金黄的银杏叶与绯红的黄栌叶纷纷飘落,落在肩头沙沙作响。
不远处,一对身着汉服的年轻夫妻正调整裙摆,摄影师举着相机不断叮嘱:“再往树下站站,逆光拍出来特别有氛围感。”这对夫妻来自西安,妻子王爽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导览图:“早就听说香山红叶有名,特意赶在红叶节最后一天过来。你看这地图多贴心,标注的赏红点位特别准,我们已经逛了3个景点。”
在双清别墅附近的休息区,只见几位白发老人正围着一张石桌整理落叶,枫叶、银杏叶被细心地压平,拼凑成一朵“花叶”。“我们是老姐妹团,每年都来香山赏秋,今年公园新推出的‘银发路线’太适合我们了。”67岁的张阿姨指着导览图上的红色虚线对记者说,这条路线坡度缓、休息点多,沿途还有科普文化讲解牌,她们边走边学,中途还尝了不少老北京小吃。
“没想到除了美景,还有意外收获。”来自天津的大学生李亚丽正和同学在文创商店选购冰箱贴,一行四人是特意坐高铁来北京赏红叶。店员告诉记者,红叶节期间,公园推出的“红叶娃娃”“流沙冰箱贴”等爆款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走到香炉峰山顶,视野豁然开朗,漫山遍野的彩叶如同打翻的调色盘。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红叶节期间外地游客占比达73%,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公园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更新增设中英文临时指路牌、导览牌等300余块;联合海淀文旅集团、新华书店、首农集团等十余家单位推出45场文旅活动,通过文创活动、游园会、市集、演出演艺等,打造出集文化、互动与美食于一体的“金秋游园会”。
下山时,记者遇到几位摄影爱好者,他们的镜头里定格着夕阳下的彩叶、拾叶的孩童和谈笑的老人。摄影师王智强说:“每年都来拍香山红叶,今年虽然变色晚,但秋色更持久,加上公园的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不管是游客还是摄影爱好者,都觉得特别舒心。”
走出公园大门,天色已微暗,沿途的路灯依次亮起,照亮了游客们满载而归的身影。眼下漫山彩叶正渐渐凋零,但那些留在镜头里的美景、指尖的落叶和游客们的笑脸,正是京城这最后一抹秋色里动人的注脚。(本报记者 魏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