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化措施陆续出台,国际航班陆续恢复,“China Travel”全球圈粉……“十四五”以来,我国有序推动入境旅游发展,越来越多的入境游客来华旅游,亲身感受真实立体、多姿多彩的中国,我国入境旅游进入繁荣发展新阶段。
市场复苏 产品多样
2023年,入境游客8203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378万人次;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这些数字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入境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从长安古道的驼铃悠扬到江南水乡的桨声灯影,从东方明珠的璀璨灯火到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如今,入境游客不仅会到访北京、西安等传统目的地,也会深入小城、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玩法。
4年前,金牌导游、北京京骑文化联合创始人窦俊杰与团队设计了北京中轴线骑游产品,至今已接待入境游客数千人次。如今,窦俊杰正在学习中医养生、太极、茶道、戏曲等传统文化,并把相关元素融入旅游产品。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与数百家欧洲大中型旅行社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前不久,公司入境部欧洲市场室总监周占峰陪同欧洲旅行商到西藏等地踩线。“公司针对欧洲入境游客计划性强、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等特点打造长线游产品,并推出了星光列车高端系列产品、爱达邮轮入境旅游产品等,吸引更多游客。”周占峰说。
精准开展入境旅游宣传推广。从故宫琉璃瓦的辉光到景德镇瓷艺的生生不息,从川渝火锅的市井烟火到二十四节气的智慧传承……一系列入境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接续举办,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前来品读中国。
10月12日,“炫彩中国·清新福建”全球推介会在京举办,福建向全球游客发出热情邀请。“我特别喜欢福州的三坊七巷,那里充满了历史的味道。”推介会上,柬埔寨王国王室成员诺罗敦·珍娜回忆起9月的福州之行,用中文告诉记者,“福建有山有海,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入境旅游购物不断升温。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离境退税商店已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这些数字印证了“中国游”与“中国购”的同频共振。
截至今年8月,杭州已有离境退税商店267家,其中“即买即退”商店124家,较去年增加了785.7%。前不久,全国首个国际游客离境“一键退税”服务项目在杭州上线。杭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杭州正围绕“千款臻品”目标,着力提升退税商品的品质与特色。
优化服务 宾至如归
“十四五”期间特别是202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签证、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持续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提升,让外国游客“来得了”“游得好”。
签证便利化持续推进。截至9月底,我国对76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者全面互免签证,对55国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各类免签政策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我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政策实施以来,订单量显著增长,不少游客经黑河入境后,前往五大连池、哈尔滨、三亚、北戴河等地旅游。”黑龙江黑河远东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孙硕近期带着俄罗斯客人开启度假模式。除了俄罗斯游客喜欢的泡温泉等项目,他还在线路中加入了中医理疗等文化体验类项目。
打通支付堵点。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明确要求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增加可兑换的外币币种,加强外币兑换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中国银联等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线上、线下购买产品与服务的支付体验。2024年3月,中国银联启动了“锦绣行动”。中国银联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全国超过100万家旅游重点商户支持境外银联卡和二维码支付,6万多台一体化受理终端完成布放,150多个外卡受理无障碍示范区建立。
蚂蚁集团、万事达卡等在上海联合发起“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吸引南京路商圈、外滩商圈、淮海路商圈等20余个商圈加入,联洋、张江等5个涉外生活社区,豫园、东方明珠等5个地标景区响应,共同宣传入境便利支付。
游览便利化持续推进。上海推出一站式入境旅游聚合服务平台“入境通Easy Go”,覆盖餐饮、出行、购物等高频需求场景,提供各类入境旅游公共服务信息。湖南张家界持续加强景区配套,编印中英韩版《张家界旅游指南》和多语种旅游宣传资料。携程推进景区入境游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入境游智慧服务水平和效率。
“目前,携程集团已与八达岭长城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景区开展合作,引入‘国际版’售票机,提供线下场景的购票和支付服务。”携程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线上渠道,携程海外平台完善外籍游客门票预约和支付流程,提升多种语言服务覆盖范围。
美美与共 心心相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前,我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迎接五洲宾朋,向世界发出“中国欢迎你”的真诚邀约,积极推动文明互鉴。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中国—中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纷纷举行,相关配套文旅活动成功举办,服务大国外交、展现中国形象。中法文化旅游年、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中坦旅游文化年等陆续开展,拉紧双边关系纽带。中非文旅合作交流会、中阿文旅合作会议等相继在华举办,为入境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等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员不断扩容,良渚论坛等主流平台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你好!中国”走向全球。“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充分发挥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的作用,举办“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邀请海外旅行商来华考察旅游产品和线路,举办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向世界传递欢迎全球游客的声音。
民心相通搭建交流桥梁。外国博主“甲亢哥”“无语哥”来华直播,让海外朋友更好地感悟中国文化、感知中国形象。“欢乐春节”“茶和天下”“中秋诗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外人文交流更加深入。
“我们通过多层次、系统化的合作,持续推动两国旅游市场互联互通和产品共建共享。”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参赞、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夏光远介绍,中心连续举办多届“茶和天下”文化盛典,通过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等多元互动形式,为白俄罗斯民众打造了沉浸式中国文化与旅游体验空间。
随着入境旅游的持续繁荣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爱上中国,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持续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