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0日 第 12 版)

“丰”景如画的金秋时节,江西省九江市活力涌动:总投资106亿元的九江石化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正酣,建成后有望“再造一个九江石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景色旖旎,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相生的诗意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九江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部署,感恩奋进、向江图强,全面推进制造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三大攻坚行动”,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不断迈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步伐。
向新而行 培育产业转型新引擎
九江市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兴新,深化落实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努力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九江市实施“智改数转”,完成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企业2009家,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评国家级5G工厂15个,纺织服装、有机硅、石化化工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全市企业数转投资额达49.6亿元,带动技改投资增长38.6%。
新兴产业聚能起势。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跨国并购,铜箔年产能提升至19.1万吨,位居全球第一;永修县星火有机硅“凤凰”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球主要的单体有机硅生产基地;修水模具产业创新平台共享发展模式,成为山区县工业发展的典型范式;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新翔升造船有限公司等新能源造船企业成功重组;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期、国能神华九江电厂二期、天赐锂电材料延链补链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航空和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孵化裂变。彭泽天红科技项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共青城市建成运营,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一期300P算力设施建成投用,二期700P算力设施启动建设,全部建成后将达到2500P算力,成为辐射全省的绿色智算产业基地。
向绿而生 描绘生态文明新图景
九江市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空气质量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江干流九江段断面连续7年保持Ⅱ类水质,连续5年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全域推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顺利通过现场复核;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湿地城市”。
长江潮涌处,今朝绿更浓。出台《九江市进一步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细化10项标志性成果和110条工作路径清单,实施317个长江大保护重大项目;累计整治长江排污口856个、重点河湖排污口417个,全港船舶污染物100%上岸接收转运处置,全市所有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标准;强力推进“化工围江”和港口岸线码头整治,拆除非法码头74座、泊位87个,清理腾退小化工企业127家,建成绿色矿山28个,实现矿区绿色覆盖率100%、矿山边坡治理率100%;坚定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水陆空天”一体管控,江豚频现、鱼翔浅底,全力做好13590名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转产安置率100%。
山水为证,点绿成金。九江全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交易机制,积极推动省级碳达峰试点建设。开展排污权储备交易机制改革,累计出让储备排污权253宗,交易额4615万元;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通过网上公开挂牌成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16单,成交价款86.53亿元。
向融而兴 勾勒山水人文新画卷
远眺江水滔滔、青山郁郁,近处文脉绵绵、曲声悠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一、二期项目自开放以来,变身休闲旅游胜地、亲水“城市客厅”,累计接待游客620余万人次。目前,三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自西向东、顺江而下。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的《探源》《匠心》《薪火》等展区,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年青铜文明的历史之窗;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湖口段地处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江湖两色水线分明,景致蔚为壮观;彭泽滨江文旅融合展示园中,狄公楼、五柳书院等景点镶嵌在滨江岸线上,成为热门打卡地……致力于“展示长江、美化长江、守护长江”的生态廊道逐步展现在市民面前。
九江市深入推进“文旅+”跨界融合,成功举办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声动九江巨星演唱会、“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庐山杯”九江马拉松赛等一批大型活动,打造九动梦工厂、九江之夜、九江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消费业态,引进开心麻花、喜来登酒店等一批头部品牌,首发经济、暑期经济、清凉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持续升温加热。全力推动庐山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庐山天下悠”展示馆、庐山植物园山南分园、庐山杏林文化园建成运营,白鹿洞书院改造提升、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等项目加快推进。加快庐山西海景区“体育+旅游”品牌塑造和国家级研学营地建设,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力推进庐山西海景区与庐山市、武宁县联合申报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九江正以山水为纸、文化为墨、服务为笔,描绘文旅融合新图景,全力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奋力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向江而进 打造通江达海新枢纽
作为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沿江港口城市,九江市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奋力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图”变“实景图”。庐山站东站房全面完工,中心城区快速路一期全线通车,九江红光国际港区铁路专用线全线开工;G105北澳线西移先导工程、通武高速、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计划年内开工。
优化承载平台,“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至瑞昌、彭泽港区,沿江港口全贯通开放格局形成;新增九江至俄罗斯、日本国际直航,九江港集装箱班轮航线19条,铁水联运主要站点达29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实地验收。目前,九江—上海外高桥航线的班轮每周开行6班,九江港—洋山港航线每周开行5班以上。今年6月,上港集团和江西省港集团联合推出“赣沪通”产品,并在九江成立空箱中心,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0%、运输实效提升40%。
发展口岸经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依托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特定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等平台,九江市培育壮大航运交易、跨境电商、航运金融等业态。2024年,九江港货物吞吐量2.23亿吨,排名全球港口第31位,较2022年前进9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今年1月至8月,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同比增长10.37%;集装箱吞吐量65.76万标箱,同比增长13.01%。
大江奔流,奋楫者先。展望未来,九江市将不断把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书写自然与人文、绿色与发展、经济与民生共荣共兴的崭新篇章。
数据来源:九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