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国 吴旭华《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4日 第 08 版)

“十一”长假,又有无数游客踏上了“歌画东阳 非遗之旅”——这是2024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征集遴选出的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之一。
该如何形容这段旅程?
这里没有名山大川,当地人却能用寻常木材雕出世间最美的山水。千余年来,东阳木雕始终稳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每天都在续写光影故事。
这里甚至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却藏着一座卢宅,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微缩的“紫禁城”。九进院落,320米中轴线,壮观而低调。
放慢脚步,你会发现浙江金华东阳这座拥有109万人口的城市,几乎村村有山水相伴。“东阳本是佳山水”,自南朝沈约“打卡”称赞,到唐代刘禹锡提笔抒怀,一代代文人“流量”,将这里推向“婺之望县”的美誉。横贯县域的东阳江,曾因风光如画被称为“画溪”。江畔那座传说有仙女歌唱的“歌山”,与画溪共同构成“歌画东阳”的标识。漫步其间,旅程便有了且行且歌、且停且画的诗意。
清晨,阳光洒在卢宅老街的鹅卵石上。石雕木构的牌坊静静矗立,曲尺形甬道深处,沉重的木门“咿呀”开启,仿佛回望这座500多年宅院钟鸣鼎食的过往。众多进士举人,世代簪缨,夯实了东阳“教育之乡”的基石,也构筑起以肃雍堂为核心的庞大建筑群。形制丰富的斗拱、花团锦簇的木雕、勾心斗角的梁架……“木雕+建筑”的独门技艺,让卢宅传统营造技艺与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三足鼎立”,讲述着“东阳帮”精工善艺的匠心。
逛完占地500余亩的卢宅,非遗街区美食香气正浓。上卢馄饨、千祥羊肉、东阳土鸡煲、南马肉饼、东阳沃面、索粉、索面、东阳“龙蛋”……一道道非遗美食,以醇浓质朴的风味,传递着东阳人憨厚热情的待客之道。制作过程令人眼花缭乱,入口却是接连不断的惊喜。寻常的米面鸡羊,何以成为调和众口的风味?是水土滋养,更是厨艺与匠心的世代传承。
午后,最适合走进中国木雕博物馆。走过“世界木雕之都”门额下的木构牌坊,展厅内珍品琳琅满目:现代大型建筑的全屋装饰、传统世家大族的厅堂内景、旧时十里红妆的璀璨场景,以及世界各地的代表性木雕汇聚成艺术长廊。一尊高不及尺的五代木雕罗汉像,以穿越千年的微笑,轻漾着东阳木雕的旧时芳华,让人沉醉于小城1800多年的历史中。
暮色初启,另一场狂欢才刚刚开始。横店影视城多座实景拍摄基地“越夜越妖娆”。步入景区,无数经典影视剧中的人物与你热情互动,让人瞬间“入戏”,还能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微短剧。每一幕穿越场景亦真亦幻,直至灯火阑珊,沉沉睡去。醒来发现,酒店房间竟是影视剧场景,不禁恍惚:昨夜一切,莫非南柯一梦?
梦醒。山水再次浮现眼前。厚重的肌理,轻盈的身姿,无处不在的非遗化作舌尖的风味和指尖的技艺,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通向不期而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