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冬阳 李金枝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夏季的第5个节气——小暑到来。此时暑气未达极致,万物蓄力生长,正是赏夏趣、品夏味、悟夏韵的好时候。
连日来,各地将传统习俗与当地风情相融,推出一系列沉浸式文旅活动,不少游客在纳凉消暑中感受节气文化魅力。飞猪平台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风向标》显示,今年暑期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等旅游服务预订量同比均大幅增长。长线游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
“老师你看!这朵荷花的影子映在水里,像不像倒过来的仙女裙?”北京市八大处公园映翠湖观景平台上,9岁的赵语然举着水彩笔蹦跳着喊。7月7日上午,一场以“晒笔尖下的盛夏”为主题的小暑活动在这里进行。10组亲子家庭的画架沿湖排开,孩子们观荷创作,用画笔捕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雅韵。
小暑已至,夏日炎炎,不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市民游客“文化纳凉”的好去处。
“小暑为什么要防溺水?因为此时雨水多,古人早就提醒‘暑天多水患’!”7月6日,由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槐荫区图书馆承办的槐图文化大讲堂“盛夏小暑至,红心永向党”二十四节气·小暑科普活动在槐荫区图书馆举办。活动现场,图书馆工作人员向读者详细讲解了小暑节气的历史渊源、物候特点及相关诗词文化等,并分享了夏季防暑方法。
游客王女士边记防暑妙招边说:“既知道了小暑要多吃绿豆,又学会了拓印,这趟来得值!”
在福建,一场名为“瓜分快乐,阅享一夏”的小暑节气少儿主题活动日前在福建省图书馆举办。在创意手工环节,孩子们用黏土DIY“西瓜池塘”,感受夏日快乐。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官圳成兴奋地说:“我不仅学到了好多小暑知识,还体验了超喜欢的西瓜黏土画,感觉自己像住在西瓜小镇里,太有趣啦!”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趣味体验,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节气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未来我们将会持续举办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福建省图书馆工作人员陈媛露说。
“《看秧歌》的调子一出来,暑气好像都散了。”7月6日,山西乔家大院的花园凉亭前,来自太原的游客刘婷正跟着旋律轻轻点头。身着晋商服饰的乐手端坐朱漆廊下,三弦琴的脆响混着穿堂风,漫过雕花窗棂,一场“唱游山西·院趣消暑”民谣音乐会让古院满是清凉。
在乔家大院豆腐坊广场的趣味互动区前,“唱游山西”主题趣味拼图游戏已经开始。“还差最后一块。”10岁的马文博盯着散落的图块,额角渗着汗也顾不上擦。这是乔家大院为小暑设计的趣味互动——将晋商乐坊的图景拼完整即可获赠乔院小暑限定礼品。“这拼图里有戏台、乐器,拼完就知道以前的人怎么消暑了。”不一会儿,马文博举着拼好的图,雀跃着跑向领奖台。
小暑一到,暑期旅游旺季也随之而来。多地乘“热”而上,抢抓暑期机遇,加大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惠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以满满诚意吸引游客,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安徽马鞍山市发放文旅消费券200万元,优惠涵盖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皖美民宿等,邀游客打卡山水诗城;吉林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花车巡游、街头演艺、新民市集、名家签售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参观体验;四川自贡以“清凉自贡·乐游暑期”为主题,精心策划融合研学、采摘、夜游、节庆、消费等多元场景的文旅活动……
小暑至,盛夏始,这个夏天,暑热里的文旅新意还在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