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赴卢旺达特派记者 黄培昭
从基加利一路向西,汽车穿行在卢旺达连绵起伏的丘陵间,阳光洒在赤红的土地上,微风吹拂着翠绿的茶园,景色宜人。一个多小时后,公路尽头,一片幽蓝的湖泊跃入眼帘,那便是基伍湖。湖水在阳光下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宁静神秘。谁能想到,表面的平静下“暗藏杀机”,被称为“沉睡的恐怖巨人”。
翡翠绿湖的诗情画意
基伍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西部分支阿尔伯丁裂谷,是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的界湖。基伍湖由断层陷落而成,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48公里,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最深处将近500米。湖水注入鲁济济河,再向南流入坦干伊喀湖。湖岸线曲折蜿蜒,悬崖峭壁与沙滩相间,景色壮美。《环球时报》记者站在湖岸,湖面如镜,渔舟缓缓划过,划破粼粼波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水草的清新气息。
记者登上一座山丘俯瞰湖面,远处,尼拉贡戈火山和尼亚穆拉吉拉火山高耸入云,它们的熔岩流曾多次吞噬土地,重塑地貌。岸边小镇基布耶一派宁静,炊烟从泥砖房的屋顶缓缓升起,与晨雾交织,令整个湖区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朦胧之中。
在这里,记者遇到当地渔民卡马。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蓝衬衫,肩上搭着一张渔网,脚下是一艘古老的独木舟。“这片湖水就像母亲的怀抱。”他用手轻轻拨弄湖面,波光随之散开。“她养育了我们,但也有自己的脾气。”卡马的话让记者心生疑惑,他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待久了你就会懂。”
湖底潜藏着“定时炸弹”
这片看似温顺宁静的湖泊,实际上藏着一头沉睡的“恐怖怪兽”。一些媒体甚至说,基伍湖是一个潜在的“杀人湖”。
卡马指着湖面,语气凝重:“这湖底埋着一颗‘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原来,随着水深的增加,基伍湖水矿化度和密度都不断增大,加之周围的火山运动等因素,导致湖底的大量水生植物残骸因缺氧发酵而产生大量甲醛、二氧化碳、沼气和天然气等,在深水压力下溶解在湖水中,据说储量达550亿立方米。
这些气体被困在湖底的黑暗世界,如同被禁锢的幽灵,等待某个契机喷薄而出。当地地质学家穆图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基伍湖的特殊地质结构使这些复杂气体长期积累不易释放。他说:“基伍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断层带上,湖水分层明显,深层水体与表层水体之间缺乏交换,这使深层气体得以长期积累。”穆图瓦还说,类似灾难在其他湖泊发生过,比如1986年8月21日,西非国家喀麦隆的尼奥斯湖喷发出纯二氧化碳气体,数小时内,周围2000多人相继窒息身亡,数百人受伤,牲畜成群倒毙。
“虽然基伍湖目前尚未发生类似事件,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穆图瓦说:“基伍湖的储气量远超尼奥斯湖,而且附近的尼拉贡戈火山是有名的活火山,如果火山爆发,熔岩流到基伍湖底,有可能点燃湖中蓄积的大量甲烷,整个大湖有可能变为一片火海,引起惊天大爆炸。”穆图瓦的这番话让记者不寒而栗。湖水依旧平静,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望者,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定时炸弹”到能源宝藏
卢旺达政府深知“沉默的火药桶”的可怕,与一些国际组织携手,开启一场与湖底深渊的对话。
科学家妙手施策,将一根根管道探入湖底,像是打通一条泄洪的暗道。他们把富含气体的湖水引至高位,让水释放出潜藏的隐患。水压降低,溶解的气体如解脱的精灵,一颗颗气泡缓缓升腾,在阳光下破裂,化作无形的气息消散于天地之间。卢旺达政府还准备让湖中的甲烷发挥作用,不仅能照亮城镇,还能成为驱动工厂的能源。科学家们仍在不舍昼夜地探寻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地媒体称,这片湖泊有它自己的脾气和故事。它既是天堂,也是深渊;既是生命的馈赠,又是隐匿的险境。但正如卡马所说:“基伍湖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守护她、适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