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红 粤文旅宣/文 许建梅/图
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了新成效。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7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5.8%。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7.5%,实现文旅市场“开门红”。这些数据说明,广东文旅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加强政策保障力度
加快建设载体平台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制定实施《广东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特别是2024年9月25日,高规格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推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力度。
广东省锚定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部署实施文旅投资“三个一百”计划,即推进100项在建重大项目、100项重点招商项目、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为此,广东积极搭建产融对接平台,加强对文旅项目的资金扶持,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签约20个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额达548亿元。同时,常态化举行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创新授信方案与信贷模式,针对涉及不同业态的文旅项目研发出“惠如愿·文旅贷”“民宿贷”“兴农e贷”等金融产品。
15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3个集聚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6个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这是广东推动文旅产业载体提质扩容的成果。广东加快文旅产业园区、业态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旅游产业孵化培育和创新发展平台,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1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约150个,形成了各级各类文旅产业平台载体梯次建设、多向发力的良性发展格局。
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拓展文旅消费场景
据初步测算,2024年,前往广东旅游的游客人均花费1263元,同比增长3.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广东游客人均花费930元,同比增长2.0%。这是广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文旅消费的成果。
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实施促文旅消费十大举措,包括策划开展“请到广东过大年、看龙舟、过暑假、过国庆”“跟着赛事去旅行”以及全国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5·19中国旅游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广东国际旅博会、“粤消费 粤精彩”等。全年共提供优惠机票超过200万张,派发各类优惠门票250万张,发放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优惠券1.6万余张,开展文艺演出进景区1422场,推动约1.64亿辆(次)自驾车进乡村和景区。
为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广东推动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赛事、休闲康养、交通等要素复合叠加,促进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探索低空旅游、水系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先后评选出115个“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10个“粤式新业态”广东省2024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推动4家单位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作为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深圳“联程接驳+空铁联运+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与广州湾区珠江游、韶关阅丹公路一同入选全国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广东还加快推动智慧文旅转型,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场景,促进线上演播、“云”旅游、“云”演艺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培育文化和旅游数字化优质项目、智慧旅游优质项目。其中,广州Z-BOX、珠海太空中心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依托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主题乐园设施集成与智能管理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8个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科技创新)项目得到扶持。

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
赋能“百千万工程”
截至2024年底,广东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个、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6个。这些“国字号”,是广东加强旅游品牌建设的成绩单。广东还创建了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旅游风情小镇、旅游度假区共计300多个,另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5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5个、文物主题游径118条,以及近500条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线路。
广东重点支持文旅特色镇和乡村旅游优质项目,2024年组织认定了152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镇、106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投入1000万元培育了10个创先级特色镇,推出首批18个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持续优化省级乡村旅游线路,其中10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39条省级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其中12条线路入选全国二十四节气美食旅游线路。推动乡村酒店和民宿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安排2500万元对认定的首批72家等级乡村酒店、110家等级乡村民宿予以奖补。2024年,广东省接待乡村游游客超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7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3%。2025年春节期间,广东省累计接待乡村游游客3985.7万人次,同比增长5.5%,接近全省接待游客总量的一半。
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乡村,过去一年里,广东实施乡村文化更新计划,推动全省二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占比分别达到86%、94%、99%,全省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79.78%,20个空间被评为全省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同时,广泛举办“四季村晚”活动,参与群众超过570万人次。
公共文化和艺术创作提质增效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理念并率先开展建设实践,是广东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创新之举。2024年,广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等试点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自2024年4月28日启用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截至2024年底,该艺术中心接待观众206万人次,开展现场演出22场,吸引观众逾2万人次。近年来,广东先后建成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广州美术馆新馆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同时,建设了主客共享的粤书吧、粤文坊等公共文化新空间3300余家,织细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文化资源,广东强化智慧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上线运行“文化广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实现100%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字证卡对接,优化“文化在线”服务平台。
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又便捷,这是广东群众的普遍感受。过去一年里,广东省第十一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第十七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广场舞大会等群文活动举办,惠及群众超过千万人次。通过实施艺术创作“三大工程”,广东推出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黑凤梨》、舞剧《人在花间住》《英歌》、交响乐《追光》《九歌》、粤剧《帝女花·一念》等精品力作,不断充盈高雅艺术的“蓄水池”。特别是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举办了百场精品展演、广东工艺美术大展等大型活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和郭兰英、陈翘、刘选亮等老艺术家从艺纪念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磨刀山遗址、青塘遗址等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重要文物标本1200余件;岩山寨遗址的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岭南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南澳二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确认其为元代沉船……2024年,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高水平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推动岭南文化实现新突破、绽放新光彩,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博物馆整体质量稳居全国前列,这是广东实施博物馆改革发展计划的成果。2024年,广东新设立备案博物馆10家,广东省博物馆入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博物馆。同时,推动博物馆陈列展览迈上新台阶,4个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2个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百强推介名单。
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广东推动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24年,广东制定实施《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对101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和1600余处革命文物实施风险评估和精准保护。同时,打造“粤游粤红”品牌,推出百余项红色文旅活动、8条“南粤红”绿径,新增13家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发布10条省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红绿融合”激活旅游发展新动能。
永庆坊、潮州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富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36处文物古迹成为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为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广东答案”。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已形成包含44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70条历史文化游径、4条考古游径在内的游径体系,并与港澳联合推出以教育历史类文物建筑为主题的首条粤港澳大湾区文物主题游径。
提高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水平
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广东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一年,广东研究起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管理办法》《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推动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和潮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实验区,实施7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性整体保护,完成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备案,不断提高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水平。
“古道悠悠往今来,丝路擎波传四海。群星荟萃岭南地,粤韵非遗展新彩。”2024年5月1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非遗主题曲《粤韵飞扬》,展示岭南非遗新气象和非遗数字化保护新成果。广东加强非遗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4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1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制作了21个《了不起的广东非遗》短视频、非遗实物数字资源成果、非遗项目演出数字资源成果。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24年4月28日开馆以来,先后举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粤鲁非遗交流、节庆“叹”非遗等交流展示展演活动,成为大湾区非遗交流展示的主要平台。2024年,广东省积极开展非遗交流互动,让非遗“火”起来。2024年春节期间,广东共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599场,营造出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广东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600次,参与宣传展示的非遗生产经营主体超500家,涉及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700个,让非遗走进了群众生活。
今年1月27日至2月4日,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一行25人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到访哈瑙、法兰克福、巴黎、里昂等城市,展示广东非遗的独特魅力,传递中国新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景。这是继普宁英歌在2024年春节参加英国伦敦春节庆典后,广东再次在春节期间组织英歌队“出海”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24年,广东不断提升非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组织非遗项目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访问活动,应邀参加在韩国京畿道举办的2024非遗盛典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岭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乡村振兴方面,广东共建设非遗工坊122家,带动乡村就业总人数近2万人,实现人均年收入近3800元,激发出乡村内生动力。在人文湾区建设方面,广东联合港澳组织策划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这是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为主题的联合巡回展,拓展了粤港澳三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
广东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相互赋能,打造特色非遗旅游产品。目前已建成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潮州牌坊街等一批特色非遗主题文化街区,4家单位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推出了10条广东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等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密切粤港澳互动合作
统筹推进人文湾区建设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广东在粤港澳旅游推广机构第八十四次会议、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二次会议机制框架下,先后组织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香港国际旅游展、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和海峡旅游博览会,对接“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强化与港澳的文化旅游合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粤剧“申遗”十五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设计大赛……2024年,广东与港澳合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活动,邀请100名粤港澳青年学生走进香港、澳门和广东惠州,增进交流交往交融;开展“万名港澳青少年赴广东研学游”活动,提供百万元补贴,并推荐10条主题精品线路,提升港澳青少年对广东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认知度和体验感。
广东创新文旅宣传推介方式,发布了全新系列宣传片《粤见山海,不负热爱》,邀请何超琼、霍启刚、全红婵、曾小敏这4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杰出代表担任“广东文旅推广大使”。同时,联合港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形象宣传,组织大湾区城市前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进行旅游联合推介,在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香港国际旅游展、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展台,展示大湾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形象。
深化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
擦亮“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品牌
2024年,广东省接待入境游客6533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3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和78%。这是广东深化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提升文化旅游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请到广东过大年、看龙舟、过暑假、度金秋、过国庆”等系列活动密不可分。过去一年,广东在北京大兴、成都天府等国内五大国际机场开展超百场非遗快闪活动,邀请各地游客到广东旅游。同时,建立健全文旅新媒体矩阵,开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微博、视频号,制作文旅系列微短剧,2024年新增作品2665条,累计播放量达2.18亿,持续扩大广东文化和旅游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广东积极利用部省合作重点项目和高层文旅交流宣传的机会,展示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新西兰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粤韵流芳 湾区有约”广东文旅海外行活动,并参加中国驻新西兰使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组团参加2024年柏林旅游交易会(ITB),在法国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主办“你好!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组团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主办“2024魅力中国(广东)——文化亚洲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在法国巴黎设立广东文旅海外推广中心,掀起海外宣推热潮。
广东加快推进入境旅游支付服务便利化,丰富机场经停转机文旅产品供给,以更大力度引客入粤、入湾区。2024年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144变240小时 发现精彩广东”国际旅行商、旅游达人来粤采风踩线活动,面向海外重点客源市场输出广东旅游资源和旅行体验,打造更多符合海外游客偏好的高质量入境线路产品,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