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林平《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 第 04 版)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在本地生活了60多年的市民杨泓早早出门,直奔不久前焕新开放的百年骑楼街——“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
春节期间,这里迎来客流高峰。骑楼下,粤剧演员们带来经典唱段,吸引众多戏迷;商铺里,卖着时下流行的文创、服饰和食品;广场上,即兴戏剧表演,为观众带来别样体验……
穿过人群,杨泓在东方红照相馆门口停了下来。手上捏着的黑白照片里,一个浓眉大眼的小男孩站在一辆三轮童车边——那是他小时候在这里拍的。
“店里的装修、摆设跟当年很像,但设备先进了很多。”杨泓说,今天来就是想再拍张照片,重温儿时记忆。
东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所处的区域,历史上曾是繁华街区。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建筑年久失修,老街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23年6月,“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项目正式动工,打造多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
“难度很大,全是‘绣花功夫’!”承建该工程的中建三局湾区公司项目经理李继伟说,“就拿骑楼街上的110栋老房子来说,里面的木结构基本撑不住了。”李继伟介绍,改造既要加固翻新,又不能改变原有的墙体,“有的要在外面‘穿衣’,里面再加‘内胆’,很考验施工工艺。”
去年12月,“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对外开放。骑楼街上新开了一批本土潮流品牌店,东方红照相馆、大昌钟表、梁生草药店等老字号也恢复营业。“感谢城市更新,让我们在更好的环境里,和老街坊、新朋友见面。”项目完工后,东方红照相馆店主张叶仁第一时间搬迁进驻。
“要继续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优质城市空间,让更多人在这里汇聚、扎根。”东莞市副市长叶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