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法罗群岛特约记者 周竹瑶
北大西洋上的法罗群岛,是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狂风、暴雨,以及翻涌的浓雾经常给当地人乘汽车和渡轮出行设置考验。于是,法罗人“转战地下”,斥巨资建隧道,如今已建成十几条,其中有4条在海底,他们甚至还在海底建了环岛路口。
从维格尔机场出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租下一辆车,以便能够自驾体验法罗隧道之美。尤其是2020年开通的东岛隧道,被誉为“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隧道近11公里长,极大方便了法罗最大岛屿斯特勒姆岛与第二大岛屿东岛之间的交通,每天超过6000辆汽车在里面穿梭行驶。
驶入东岛隧道,记者的第一感觉是,自己来到了“热闹的海底世界”,墙壁上的光影变幻打破了隧道本身的黑暗与压抑。行驶一段时间之后,就来到了隧道最壮观的部分——世界上第一个水下环形路口,人们通过其前往东岛的两处小镇。环岛中间矗立着一根天然岩柱,被人们打上缤纷的光晕,有人形容其为“发光的水母”。岩柱底部还环绕着一圈雕塑——一群人手拉手站在一起,雕塑的样子让人联想到法罗群岛的传统舞蹈:链舞。像很多司机一样,记者绕着环岛转了好几圈,想要多欣赏一下这样奇异的场景。
当地向导告诉记者,这是法罗群岛艺术家特隆杜尔·帕图尔松的作品。一路上,隧道壁上不时出现五颜六色的图案,打破漫长黑暗的单调,帮助提升驾驶安全。同时,这也展现了法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
除了视觉效果,隧道中也充满了听觉艺术。驾车穿过隧道时,记者把收音机调到特定波段,能够听到隧道施工时的声音,这种空灵的背景音让人感觉很奇特,有人形容,这是专属于隧道的“铃声”。
东岛隧道并不是唯一带给人们惊喜的隧道。此前开通的桑岛隧道,里面的视觉和听觉艺术同样令人着迷。沿着粗糙的岩壁行驶,不断有发光的图像出现在司机视野当中。这些图像的设计,参考了法罗群岛民间传说中的形象,例如挥舞战斧的主教、巫婆等。它们出自法罗群岛艺术家爱德华·福格勒之手,福格勒对古代洞穴壁画进行了现代诠释。
隧道改变了法罗人的生活。比如,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通行时间从原来约一小时缩短至一刻钟左右,一些小村庄开始大量建设公寓和工厂,博物馆游客增加一倍多,以前一周才送信一次的小村子,现在天天送包裹……
“它们是我们的埃菲尔铁塔或大本钟。”运营海底隧道的公司首席执行官特图尔·萨缪尔森说,“尤其是游客,开车穿过隧道就是为了欣赏艺术”。
在法罗群岛自驾游,当然不仅有隧道。岛上还有无数个灵动的瀑布、辽阔的高地、浪漫的黑沙滩……每一个角落,都让人仿佛置身自然风光的大片中。这里还有巨大新鲜的鲑鱼、羊肉等美食,可以让人大快朵颐。
“到公元9世纪初期,法罗群岛才有人类定居,当地人一直以来主要以捕鱼、放牧等为生。由于法罗群岛有18个岛屿,人口不多,人们居住分散,互动很难,所以岛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当地居民利亚姆对记者说,这些隧道把岛与岛连接起来,方便各个岛屿上的居民互相接触,也让法罗群岛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