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教育普及,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人民网于5月1日推出“镇馆之宝”栏目,通过对博物馆馆藏故事的讲述,让更多人从文物中见证历史、铭记先辈、传承文化、弘扬精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讲述“镇馆之宝”《粒粒皆辛苦》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许多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重要作品均首先展出于此、闻名于此。
美在耕耘里,美在劳作里,美在我们的心间。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歌颂劳动、耕耘者的作品数不胜数,作品中的劳动者大都朴实自然,凸显的是耕耘者的一种内在光辉。比如方增先创作的《粒粒皆辛苦》,表现的是一个赶驴车的老农,停下车把掉在地上的麦穗一粒一粒、一颗一颗捡起来。画上的老农身着青灰色土布衣服,头戴白巾,长满胡须,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沧桑之感。从画作中的老农形象,可以让人联想到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场景,也可以感受到农民在收割庄稼时的喜悦。
“要问中国美术馆有多少优秀的作品?我可以这样讲,不计其数。每一件作品都有他不同的价值,都反映时代的风貌、艺术家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美术馆“美在耕耘”展览中的其中一幅。展览还通过一系列艺术作品,展现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美好形象,回顾了一代代劳动模范的事迹。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成为“三牛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展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
劳动节到来,耕耘正美!
(国宝寻踪融媒工作室,配文:连品洁、刘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