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尼罗河堪称埃及的“母亲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希罗多德在实地考察埃及后留下千古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的确如此。千百年来,尼罗河一直哺育、滋养着埃及人民,如果没有这条河,埃及的历史进程、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态等,都将是另一番情形。
从法老时代直至20世纪中期,尼罗河水一年一度的泛滥决定了埃及人的生活周期。充沛的河水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假如尼罗河水过度泛滥,则会造成灾难。因此,自古埃及开始,测量尼罗河水、掌握尼罗河水势、水位和涨落情况,便成为重要而十分专业的事情。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的象岛,以及阿斯旺和卢克索之间孔翁布神庙里,迄今都仍有尼罗河测量仪的遗迹。然而,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则是位于开罗罗达岛的测量仪。
此前,《环球时报》记者曾登上罗达岛一探究竟。罗达岛于旧开罗附近的河中央,有考证说古代该岛曾经是一个港口和造船中心,罗马人还在岛上修建过一座堡垒。岛的最南端,有两个值得一游的地方,一个是名扬阿拉伯世界、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埃及著名民族歌后欧姆·库尔苏姆博物馆,另一个便是尼罗河水位测量仪旧址。
买票进入欧姆·库尔苏姆博物馆大院,左侧是博物馆入口,正前方有一个木制圆锥屋顶的小亭子格外醒目,那是尼罗河测量仪的外形设计,亭子的下面,便是尼罗河古测量仪的所在地。
推开亭子的小门,看到里面是一个方形的石砌竖井,井中央立着一根长约11米的石柱,石柱外有一圈螺旋阶梯,形成一个测量室。石柱上十分清晰地标注着曾经丈量过的刻度,以此记录尼罗河水的涨落和水位变化情况。记者有一次来这里时,正好邂逅一位供职于埃及文物部的专家易卜拉欣,他说,罗达岛上的尼罗河测量仪是埃及人的骄傲,它始建于公元715年,后来,又在815年得到修葺。公元850年,这里被洪水冲毁。随后又得到多次修缮。现在小亭子的外形是参考土耳其的建筑风格设计的。
易卜拉欣说,在历史上,这里的尼罗河测量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人们可以知道尼罗河的水位,由此预知来年是丰收还是歉收,统治者还据此定出向民众征税的多寡。以前,尼罗河河水是通过三个不同高度的小隧道流进竖井里的,现在这些隧道都已被堵上了。竖井中石柱上的刻度,每一格被称为一个“厄尔”(1厄尔约折合1.1米),如果河水上涨到第16厄尔,属于最佳理想状态,说明即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于是人们奔走相告,并扎起彩船,手持彩旗,在鼓乐声中欢呼雀跃,大街小巷人声鼎沸、欢乐一片。如果水位远远高过第16个厄尔,则预示着洪水将会泛滥成灾。倘若水位远远低于第16厄尔,就意味着干旱之年即将降临。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尼罗河及对尼罗河水的测量等活动,还助推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历法学、水利学等科学的发展。正是根据对尼罗河水的测量情况以及掌握到的水势高低变化,古埃及人制定了他们独特的历法。史书记载,古埃及共分三个季节,即泛滥季、生长季和收获季,每个季节为四个月。当天狼星从埃及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时,便是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之际。由于尼罗河水每年都定期泛滥,而两次泛滥之间的时间相隔365天,于是,人们就把一年定为365天。同时,尼罗河泛滥又代表古埃及新的一年的开始。在一次次对尼罗河水的测量和了解中,科学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由于埃及上世纪60年代在尼罗河上游建造了阿斯旺大坝,尼罗河水得到了有效控制,对河水水位的测量渐渐淡出历史。因此,罗达岛上的尼罗河测量仪今天也不再使用了,但它作为埃及文明和古代科学智慧的象征,将永远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