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炳强】最近,《环球时报》记者身边的法国人几乎都在品尝法国著名的“一月甜点”——国王饼,就连总统府也没有落下。不过让各路媒体热议的是,总统府的国王饼竟然没有瓷偶,总统马克龙没机会当国王。
法国人吃国王饼,主要图玩个游戏,凑个热闹,因为饼里藏着一个瓷偶。吃到瓷偶就好像中国人过节吃饺子碰上一枚“福气硬币”一样,意味着新年会大吉大利。吃到的人不但要被众人捧为“国王”,还带上一顶纸质的王冠接受各种祝福。因此,吃到瓷偶是不少人品尝国王饼的第一动机。目前的瓷偶,既有宗教人物,动画人物,也有动物、水果、玩具等造型,可谓五花八门,是不少收藏者的心头好。有人为凸显与众不同,甚至将饼里的瓷偶换成了小金条。瓷偶在法语里意为“蚕豆”,令人困惑的是,这个蚕豆是如何变成了可爱的瓷质玩偶?而爱丽舍宫的国王饼为何又没有瓷偶呢?
在古罗马时代庆祝农神节时,人们会制作一个蛋糕让大家分享,包括奴隶。糕点里藏着一粒蚕豆,吃到蚕豆的人将幸运成为当天的“国王”,其他人要在这一天满足其所有的愿望。平日地位低贱的奴隶因此也可以向高高在上的主人发号施令。据说,这个传统除了为娱乐众人,也为增强集体凝聚力。当然,过了这一天,奴隶还是要重新做回奴隶。后来,这个风俗流传到了法国,王室分吃国王饼时,吃到蚕豆的宫廷贵妇可以当一天的“王后”,让国王满足她的一个要求。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群众决心推翻君王,国王饼也随之被改称为“自由饼”“平等饼”。当年罗马人选择蚕豆,是因为它是春季里生发的第一种蔬菜,象征着生命和生机。瓷豆子后来取代蚕豆,据说是分吃国王饼,得到蚕豆者虽贵为“国王”但要负责为饼买单,一些为了逃单的吝啬吃货干脆把蚕豆嚼碎咽到肚子里。为阻止这种行为,人们就把蚕豆换成了瓷豆子。史学家则认为,教廷一直将分食国王饼视为异教徒的庆祝活动,是基督教徒在中世纪通过各种手段将蚕豆换成了瓷质的婴儿耶稣,让人们通过吃国王饼来纪念“三王来朝”。
1975年,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将国王饼请进了爱丽舍宫,但认为“三王来朝”“当国王”等含义与共和精神、政教分离原则格格不入,他说:“法国如今已经没有国王,总统府的国王饼就不应再放瓷偶了。”自此,总统府国王饼就成了全国唯一没有瓷偶的国王饼。
爱丽舍宫每年1月都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吃饼仪式,由总统本人亲自操刀分配,借机向大家拜年致意,但是绝没有人可以“当国王”。虽然不能像民间的国王饼那样可以让人过一把“国王瘾”,爱丽舍宫的国王饼也有其特别之处。首先,为了款待各界人士,这是一个直径达1.2米,重约12公斤的“巨无霸”国王饼。其次,老百姓吃国王饼通常是去面包店购买,总统府的却是由法兰西岛国王饼大赛的获胜者精心制作,味道极佳。近年来,有女权主义者主张,总统府应该在男女平权上做出表率,若将国王饼更名为“国王王后饼”,就更能体现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