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一首德国民歌这样唱道:“一名学徒,如果从来没出远门游学的经历,就修炼不成一个好的工匠。”歌曲讲的就是德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学徒游学”。按照规定,学徒拜师学艺几年后,必须出门游学三年零一天,完成修炼者才能被授予工匠的称号。
游学传统源于耶稣养父 “学徒游学的传统始于12世纪。”德国下萨克森州手工业协会负责人海登莱西表示,先是铁匠和木工,这是两个德国最古老的手工业职业。传说这一“灵感”来自《圣经》故事,耶稣养父是木匠,曾游历过许多地方,既学习了木工手艺,也积累了人生经验。18世纪,“学徒游学”制度已逐渐推广到其他手工业职业。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曾批准手工业条例,规定学徒必须进行游学,修炼三年后才能成为手工业工匠。
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学徒游学”制度逐渐受到冷落。纳粹德国更是禁止这一传统,认为这是落后的体制,使其近乎消亡。到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徒进行游学的最多不超过20人。“两德统一后,失业增加,游学传统又开始兴起。”海登莱西解释说,游学机制对就业市场具有调节功能,尤其是危机时期能产生积极效应。
目前,德国有近10个学徒游学协会。游学的职业除了传统的木匠、泥水匠、铁匠、屋顶工、陶工、水管工、泥瓦匠、金匠等,还有画家、园丁、销售、船舶制造、乐器制造等较现代的职业。
游学制服有讲究 走上游学之旅的学徒,德语叫“游学汉”。要成为一名“游学汉”也有许多条件:首先得获得学徒结业证书,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不能结婚,不能有孩子,也不能负债。
游学前,还要添置一套“游学汉”制服,包括一顶宽檐黑帽子、粗条灯芯绒长裤、一件马甲和同布料的外套、一件白色无领衬衫。不同职业对衣服颜色有不同的要求,黑色是木工、车工等木材行业的颜色;乳白和灰色是石、砖、瓦行业的颜色;金匠为蓝色;裁缝是红色;园丁是绿色……“‘游学汉’还要戴上一条代表信誉的领带。”曾经进行“学徒游学”的木工马库斯说,如果在游学期间行为不当,如酗酒、打架等,就会被游学协会没收领带,从而失去这个职业所享有的“信誉”。大帽子也要随时带在身边,因为它是职业灵魂的象征。“游学汉”随身还带一个装干粮的袋子和简单行囊,手里拿一根所谓的“游学棍”(如图)。
“游学汉”去什么地方没有规定,但要距离家50公里以外。出发前,亲朋好友会为他们举行隆重的仪式。按照规定,“游学汉”必须靠着自己的双脚,或骑自行车前进,不允许开私人汽车。
用劳动换取食宿 一路上,“游学汉”要经受各种考验。首先,他们要厚着脸皮一家一家问有没有工作。好在许多德国家庭及机构对“学徒游学”传统十分了解,如果有工作机会,他们会雇佣这些学徒。而且“游学汉”的劳动不收取费用,只需提供食宿。“游学汉”告别主人家时,主人也会送些食物给“游学汉”路上吃。不过,“游学汉”并不是都能找到工作。有时他们会到餐馆给用餐的客人们表演小节目换些钱。至于晚上,如果没有找到雇主,则在教堂等地方过夜。
他们随身要还带一本游学日记,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每到一个城市,他们要拜访当地市镇政府,并在游学日记上盖上当地公章。满三年零一天后,“游学汉”才可回家。
在全球化中,德国“学徒游学”也越来越国际化。许多学徒青睐到国外进行游学,以获得更多的国际经验。对于3年的游学经历,许多德国工匠告诉记者,这是一段艰苦的旅程,但他们收获了许多,锻炼了专业技术,磨炼了身心,还学会了与人交流,认识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