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不要高大的墓碑,也不要精心培植的花草,甚至不要蜡烛和花圈。如今,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调查显示,近年来德国选择生态葬的逝者已达到两成。
死后睡在树旁 生态葬礼中最流行的要属树葬。“实际上,树葬并不是新鲜事物。远古时期,人类就曾采取树葬表示对自然的敬畏。”德国墓葬文化学者芬内贝格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不过,树葬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再次在欧洲出现。德国的第一个树葬林于2001年在北部卡塞尔出现。目前,德国已有超过300座用于树葬的森林墓地。
要想身后选择树葬,先得找相关的殡仪服务公司预定一棵树。这些负责树葬的殡仪公司与城市管理部门合作。“安息森林”是德国最大的生态葬礼服务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说,在他们的森林墓地得到安息的就有6万人,预定名单已排到10年以后。 森林墓园里周围没有围墙,只有几块标牌,指明此地的用处。森林墓园也没有传统的十字架墓碑,取而代之的是树干上固定的一块不起眼的名字标牌。假如死者希望保持匿名,那么外人将无法辨识他葬在何处。不过,殡仪服务公司会记录所有树葬的地点。
波西尔太太去世后,她家人按照其遗嘱,选择葬在一棵已有200年树龄的山毛榉旁。她的葬礼就在这棵山毛榉旁。家人们没有穿黑色的衣服,也没有献花圈等祭物。大家安静地围着一个特制的骨灰坛旁,听牧师主持仪式。这种骨灰坛足可维持好几周,还能自行降解。骨灰上面还嵌入一个植物的种子,几年内会从中长出新的绿色生命。
“这里有广阔的天空,葱郁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母亲在这里安息,我们也就放心了。”逝者的女儿说。主持仪式的牧师则表示,树葬的气氛庄重又不会很悲伤。逝者与参加追思的家属朋友都处于大自然中。从此,逝者的生命回归自然,在大地的怀抱中安息。
生态葬也五花八门
除了树葬,集体葬在德国也很流行。汉堡的一个无名墓地有250人集体葬在一起。这种集体葬墓地里,逝者们匿名在上面建一个象征性标志,如女神雕像。雕像周围种满各种不同的鲜花。还有的集体葬用草坪代替鲜花,让人们感到清新与惬意。
撒葬则是将骨灰装入可分解的容器内,抛入大海、山林、田野、天空,或者让骨灰彻底飘散到这些地方。还有一种特殊的海葬,是将骨灰搀入混凝土制成的人造珊瑚礁球中,投入海底让它化成珊瑚礁。
德国许多教堂、社区殡仪中心、墓地还设有纳骨墙和纳骨廊道。逝者的骨灰可以装入小型骨灰罐内,镶嵌在这些地方的花坛、围墙、廊道等,与环境合为一体。此外气球葬、烟花葬等新型丧葬方式也被追求个性的德国人接受。还有人选择太空葬,将装有逝者骨灰的容器随火箭一起到太空中燃烧。
记者采访中发现,生态葬礼的整个丧葬链都是环保的。像火化前使用的环保棺材也多种多样。一款名叫“北海渔船”的环保棺材是用100%可再生纸制成的,就连用的胶水都是纯自然的。其他还有柳条棺材、竹子棺材、菠萝叶棺材等。同时,死者入殓时穿的都是棉质衣服,遗体不做防腐处理等。 墓地的意义在扩展 墓葬文化学者芬内贝格说,现在,希望生态葬的德国人正每年两位数增长。
“现在关于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报道很多,社会舆论总是要求大家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生态葬就是一种最高升华的回收利用。”芬内贝格说,墓地不再仅仅视为死亡、哀悼和纪念,它的意义正在扩展,更注重社会性。
家庭关系的转变也是生态葬的原因。家住柏林的克莱门斯夫妇表示,希望自己离开后能够进行生态葬。他们不想让几个孩子为其身后事过于费神。有没有一座坟墓和墓碑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还开始在网上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在网上为亲友建立“公墓”,上面有逝者的照片、生平以及祭文等。
对许多人来说,生态葬也可回避传统葬礼昂贵的丧葬费用。“安息森林”公司负责人雅娜说,传统葬礼的一块墓碑的价格至少要500欧元,还有墓地租用、管理费用等,一个葬礼就要花掉5000欧元以上。而生态葬的基本费用平均在1000欧元以下,像租树葬的费用不到800欧元,租期是99年。如果几个人“共享”一棵树,价格会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