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 李中海】“人的成就不在于他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在于他如何向目标迈进。”在哈萨克斯坦,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这是哈萨克斯坦民族精神偶像阿拜·库南巴耶夫(1845-1904)饱含智慧的至理名言,类似的箴言还有很多。阿拜是19世纪哈萨克最伟大的诗人、作曲家和思想家,是哈萨克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哺育了几代哈萨克人,夸张点说,几乎每个哈萨克人都有深深的“阿拜情结”。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阿拜”无处不在,以阿拜命名的街道、剧院、学校和文化设施以及城市、村庄随处可见。
“阿拜”无处不在
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有一条阿拜大街,它横贯阿拉木图东西,阿拜广场是街道的起点,这里矗立着一座用青铜浇铸的阿拜全身塑像。塑像高13米,在红色花岗岩基座之上,这位伟大的诗人身披具有浓郁哈萨克民族风格的传统大氅,右手揽着衣角,左手臂弯处持一本书,他目视前方,表情庄重,似乎正在酝酿着新的诗作,也像在思索着哈萨克民族的未来。
在阿拜大街的中部,坐落着一个古典风格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阿拜歌剧舞剧院。在这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哈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歌剧、芭蕾舞剧,赏心悦目的歌舞剧不仅让人们的业余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也熏陶和培育了哈萨克斯坦一代代艺术精英。
新近落成的阿拜地铁站,则是阿拜大街上最新的一处“阿拜印记”。阿拉木图的地铁是2011年12月投入运行的,总长8.2公里。阿拜站是这条地铁的7个车站之一。为体现出这个地铁站的建筑特色,设计者专门采用了现代装饰风格,地面用灰褐色花岗岩铺就,墙壁使用了驼色和褐色大理石,在站台尽头,有一幅阿拜的青铜浮雕像,旁边刻有他创作的诗歌和箴言警句,体现出哈萨克人对阿拜及其诗作的热爱。哈首任总统基金会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图列绍夫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阿拜在哈萨克斯坦就像孔子在中国一样,是哈萨克的民族之魂。
故居展示阿拜手迹
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有一座过去被称为塞米巴拉金斯克、现在已更名为谢梅伊的城市,这里曾经名扬全世界,因为这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核试验场。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城市还有另外一张名片,那就是阿拜故居博物馆。
阿拜故居博物馆创建于1945年。说它是阿拜故居,实际上并不准确。阿拜1845年出生在塞米巴拉金斯克附近青格斯山中的夏牧场里。他的家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阿拜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为此,他资助亲人朋友的孩子到城里上学。一个他曾资助过的孩子从俄罗斯学成回家乡塞米巴拉金斯克,并建起了一座有两层楼房的院落,阿拜经常在此落脚,于是阿拜博物馆就被建在这里。1995年,在阿拜诞辰150周年前夕,哈政府对阿拜故居博物馆进行了改造,如今这里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
在博物馆入口处,也有一座阿拜雕像。在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反映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阿拜家乡社会经济状况的展品和阿拜及其亲朋好友的资料。一把阿拜曾经使用过的冬不拉挂在墙上,似乎还可以看到琴的主人坐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高歌吟唱的样子。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不少用阿拉伯语、察合台语、土耳其语等文字写成的古书和手稿。阿拜的作品自然是最主要的展品。阿拜一生创作了近200首诗,另外还翻译和改写了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的50多首诗。这些诗,从数量看并不算多,但其中有不少诗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珍品。阿拜各种题材的诗歌被收进中小学课本的估计不少于50首。阿拜的“八行诗”,“致姑娘”已被配上曲调,至今还被人们传唱。《阿拜箴言录》更是哈萨克人耳熟能详的思想巨著。阿拜的名言,“人的成就不在于他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在于他如何向目标迈进”,至今仍然是追求成功的不变法则。《环球时报》记者在与《实业哈萨克斯坦报》总编谢利克聊到阿拜和他的故居时,谢利克说,哈萨克斯坦每年都会在阿拜诞辰日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阿拜作品研讨会、阿拜诗歌朗诵会等。
“阿拜”成民间外交使者
自从1909年以来,哈国内及世界很多国家的作家和文学研究者先后出版了很多学术著作,阿拜研究逐渐被学术界认可,有人由此提出了“阿拜学”的概念。穆赫塔尔·阿乌埃佐夫创作的、 被誉为“哈萨克的《红楼梦》”的著作《阿拜之路》,是一部史诗巨著,生动再现了阿拜所处时代哈社会全貌。
1995年,阿拜诞辰1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命名为“阿拜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组织了专题学术研讨会,阿拜的著作也在各国掀起翻译出版的高潮。近年来,阿拜走出哈萨克斯坦,成为哈“民间外交的使者”。2003年,哈俄两国互办“阿拜年”和“普希金年”。阿拜雕像已在莫斯科、比什凯克、伊斯坦布尔和新德里等城市安家落户。